大多数男性对此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少数道德卫士做着表面上反对,私下里偷吃的虚假行径。
而女性,尤其是现阶段的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女性,对于“约炮”的看法通常因人而异。
传统观念将“约炮”和堕落联系在一起,把约炮带来的负面影响认定为会毁掉我们建立长期稳定亲密关系的能力。
但现在更多的人则将它视为社会进步、特别是女性解放的体现,认为它是在寻找更加合适的灵魂伴侣之前,非常重要的了解异性的过程。
这个辨别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个体对于“约炮”的看法不同,核心在于一个人如何看待“性”,以及它和爱情的关系。
性究竟是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础生理需要,还是爱情之后的附属物?性和爱可以彻底分开吗?人究竟能不能在纯粹的性中获得愉悦和享受?
A认为性只是一种独立性的生理需要,和爱情、承诺无关,那么A很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和享受这个过程。
而如果B认为性必须和爱情联系在一起,没有感情的性是不美好的,那么B就可能会难以接受和不爱的人发生性接触。
研究表明,几乎可以确定的是:
(1) 如果当事人没有对约炮行为感到后悔,那么约炮反而会降低抑郁情绪。
(2) 长期没有性生活的成年个体,对个人自信产生和社会正常运转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
(3) 无性婚姻对双方和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
(4) 为常年单身、婚姻不幸福等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
Vrangalova(2015b)的纵向研究中,让528名参与者通过动机量表来测验他们约炮的动机。
这份报告把动机分为正面动机和负面动机两种:
一些人“约炮”的动机是自主的、正面的动机。
比如:
- • 想要从中获得享受和乐趣;
- • 想要对性或者对自己进行探索和学习;
- • 相信这是一种值得的、重要的经历;
另一些动机则是非自主的、负面的。
比如:
- • 为了逃避一些难过的感觉,而想要通过“约”这种方式来让自己更被认可,被需要;或者报复前任。
- • 把性行为看做阶梯,想要取悦别人,比如通过“约”来获取长期恋爱关系。
- • 把性行为看做筹码,渴望获得对方的帮助,或者直接获取金钱。
- • 并不真的出于完全的自愿,比如喝醉酒、无意识、被蛊惑、被诱导、被强迫进行等。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负面的影响都是因为掺杂了一些其他的需求或者意外,导致了当事者在之后后悔不已。
对人口学、人格、之前的性行为等各项因素进行控制之后。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人进行约炮的动机更多的是正面的、自主的,那么是否有“约”并不会影响到个体的抑郁、焦虑、身体症状。
甚至,那些有约炮行为的人的平均自尊水平要高于那些没有约炮行为的人。
但如果,一个人约炮的动机是非自主的,那么他们会显著地表现出更高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更低的自尊水平,甚至是更多的身体症状。在这项研究中,没有发现性别差异。
“约炮”与爱情的关系
那约来的“炮友”有成为正常的恋人的可能吗?有办法走向结婚嘛?一个人有可能只需要炮友,而不需要恋人吗?
在接受“约炮”这种关系之后,我们不免产生这一类的疑问
(1)炮友关系可能发展成亲密的情侣关系吗?
总有人对此抱有期待,比如上面这个研究发现,处于“炮友”关系中的样本的研究发现,43%的女性和23%的男性希望能够将炮友关系发展成为浪漫关系(Lehmiller, 2011)。
而事实证明,虽然比例不高,但也有10-20%的“约炮”关系最终发展成为了浪漫的恋爱亲密关系(Garcia, 2012; University of Iowa, 2010)。
研究还发现,从炮友关系发展成的浪漫关系,和传统方式开始的浪漫关系相比,关系的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别,他们对伴侣爱的程度、对关系的满意度和未来期待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会影响到关系的质量的并不是这段关系开始的方式,而是关系中的个体本身。这源于他们对“约炮”之后的长期预期一致。
(2)炮友关系有可能长久吗?
我们可以在与爱情无关的情况下,与一个人保持长期的性关系吗?
恐怕比较难。
无论这段关系被如何定义,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几乎一定会产生情感依恋。
当两个人进行长期的性接触和彼此了解后,其实这段关系会变得很像恋爱——信任、亲密、联结、熟悉等等感觉都会产生,
而且,往往随着时间的拉长,这段关系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随时检查关系的状态也变得非常重要。
这像极了传统恋爱当中的情感体验,我们也需要随时检查双方关系的契合度,以保持爱情的长久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