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所谓的“撩人”,不是撩骚!而是人格魅力的自我养成。
最近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被所谓的『泡学中毒』带着跑偏,自己明明是恋爱小白,却对网络上一些壁咚、土味情话等撩人深信不疑。
遇见一个心仪的异性,明明对方对自己的好感连3分都不到,就开始将短视频的土味撩人方式运用到实践中,最后的结果呢?轻则好人卡警告,重则拉黑删除。
在这里我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短视频男女主角的土味撩人易如反掌,而运用到你这里却不行?
道理很简单,短视频在于流量、在于大众对于喜闻乐见事情的精神需求。所以短视频会将复杂的两性关系简单化,让受众们觉得“原来自己与男/女神之间的距离,原来只差一个土味撩人的距离”。
说白了,短视频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图一乐,如果你当真了,多半会让你输的很惨。
同样现实中的男生/女生,更不会像短视频的主角一样配合你。你幻想着当自己的土味撩人招数一出手,对方会被你感动的神魂颠倒。
但事实上却是:对方只会感觉到莫名其妙,心里想着“这个人好土呀,追求我的手段都是网上学得土味技巧,你真的挺无趣、挺庸俗的。””
照搬短视频上的撩人秘籍,无疑于10年前的写个情书都要抄歌词。没诚意,没新意,更没有吸引力。
所以该怎样撩人?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撩人”这个词,并不是要你学着去油腻、猥琐。而是通过现有的『个人价值』去创造吸引力,从而为彼此的关系促成『两情相悦』的状态。
第一步——『无色不起意』
很现实的来说,85%以上的亲密关系的起点,都是因见色起意而起,之后逐渐地陷入其人品日久生情。
人在社交状态中,其实都是偏向于一个视觉动物。也就是说无论男女,当见到一个陌生异性的第一开始,那么这个异性在自己心中的角色是恋人、是朋友、还是永远的陌生人,其实根据第一印象就已经定型了。
“撩”这个动词,其实非常有趣。在古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做“撩云拨雨”,其意指在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中,去调弄风情。
所以“撩”之内涵,并不在于你主动地去撩闲、撩骚,而是在一种不经意间去挑动异性的视觉神经,从而造成吸引力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你的初始好感程度,往往来源于他观感上的第一印象。
初始视觉观感能够达到6分以上,那么之后你所有的吸引技巧,再次基础上都会变得易如反掌、水到渠成。反之,你的视觉吸引力只有不到3分,那么今后所有的努力都容易弄巧成拙。
但是异性对于你的视觉观感,并不在于你先天的长相颜值,更多地在于你后天对于自身的衣品、身材、气质等各个方面的塑造。
要明白一个道理,女生可以不喜欢一个帅气的男生,但是她绝对接受不了一个邋遢和不检点的男生。你可以不帅,但是一定要做到干净和整洁。
男生可以不喜欢一个高挑的女孩子,但是他绝对接受不了一个肥胖、没有生活态度的女生。你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做到身材合理、外表悦人。
提升自己的衣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态度、合理化的自我包装,这些都是在你撩人方面不可或缺的吸引价值。
有很多时候,异性无意间对你外形产生的怦然心动,这要比你说一百句土味情话更有效果。
对于男女的穿搭指南、外型塑造等各个方面,由于内容过于繁冗复杂,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感兴趣或是有疑惑的小伙伴们,欢迎与我随时沟通和交流~
第二步——『合理化的自我人设』
在现代社会的社交中,你会发现无论是公众人物也好、小群体中异性缘丰富的人也罢,归根结底地来说,在这些人身上都要一个立得住、受欢迎的人设形象。
为什么你在群体社交中总是小透明?为什么你喜欢的人总是注意不到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没有一个能够吸引到别人的人设,俗称“人格魅力”。
你和异性聊天永远都是“吃了么、睡了么、在干嘛?”你与异性的交往行为永远是“买早餐、看电影、陪逛街”。你喜欢的人,如果也喜欢你,那么这些行为还能产生一些效果。
但是如果异性对你并不是很感冒,那么通过这些行为造成的吸引力,无非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同时所谓的人设,一定是要基于你本身性格特性的基础之上加以塑造,切勿在刚开始就塑造与自身截然相反的人设,当你对异性造成了『认知性偏差』很容易将对方吓跑。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不妨将自己向幽默风趣类型的人设靠拢。
在聊天时学会主动地调动异性的兴趣氛围,几句话一个小包袱,和你聊天时不会疲惫。听到对方说的笑点时,你也能做出配合,并且能够快速反馈,不让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冷下来。
比如你想问对方“在干嘛”,可以换成“你家美短在干嘛?”/你想和对方说“晚安”,可以等价替换成“我们在梦里见吧~”
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内心慢热型的人,不妨将自己向温暖知性类型的人设靠拢。
何为暖男/女?准确地说,这些人能够把握异性的语言中心点,顺藤摸瓜地掌握到对方当下交流时的真实情绪,这样细心的人往往是能让异性在交往中,更加轻松、富有安全感。
比如你想问对方“在干嘛”可以换成“今天有没有好好吃早饭?”/你想和对方说“晚安”可以等价替换成“我说晚安,你闭眼好么?晚安~”
以上两种人设类型,属于大部分人吸引力的偏好型人设。但是总体细分来说,分为十二种基础型人设,之后又能分裂成上百种综合型人格。
所以懂得分析异性的人格特性偏好,在自身的基础性人格之上,适当地加入能让你产生吸引的人设特性。当你能撩人于无形之中,自然会更加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
第三步——『个人价值的正向吸引』
很多人对于“撩人”这个动词,都有着深深地误解:错把炫耀当成撩人,活生生地把自己优势的个人价值,硬掰成了自身的贬值项。
有些男生在一开始撩妹的时候,张口闭口都是“我有几套房、几辆车,事业上混得有多么厉害”
而有些女生在撩汉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炫耀“自己家庭背景有多么好,学历有多么高”。所谓直男直女的帽子,就是在你不经意间的炫耀中扣上的。
像是经济实力、家庭背景、学识水平这些都是你个人价值吸引的增值项不假,但是如果三句话不离开炫耀,就会让对方觉得你物质、拜金。
你本来不是这样一个人,却在错误的“撩”行为中,让对方引起极度的反感和不适。
这些个人价值的增值项,要通过不经意间的展露和输出,才能达到最大程度撩人的目的。
比如你想向对方传递出自己有房有车的个人价值,那么不妨在偶尔聊天时,不经意地说一句“等一下再聊哈,我好像找不到车库钥匙了。”
再比如说,你想向对方传递出自己才识水平的个人价值,那么不妨在聊天时,不经意地说一句“我手痒了想弹会儿琴,等我哦~”
再再比如说,你想向对方传递出自己的阅历丰富,那么不妨不经意地开启这样一个话题,“我最近把曾经的旅游视频剪成了一个vlog,你给提提意见呗~”
诸如此类,隐形撩人,最为致命。
所谓『撩人』万变不离其中的一个词——吸引。
当你能够对异性产生吸引时,那么你所谓的撩人技巧和手段,都会成为彼此交往和了解中的小情趣。
反之,如果你的个人吸引力不足,还有学着像短视频中那样的土味撩人,除非你长了一张彭于晏或许光汉的脸,那么对方的脸红不是心动,可能是一种极度的尴尬、亦可能是一种极度的愤怒。
所以少些套路、多点真诚,当你的个人价值能够造成吸引时,简简单单地一句“我喜欢你”都要比那些土味情话更能产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