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是什么?
热爱是,某件事对你此刻人生的课题或困境产生了“行动”的动力(由此产生一种“热爱”的感觉)
先谈这个词:行动。
有人会这样评判自己:
1、我丧失了——行动力;
2、我这几天都没有任何行动;
3、我的人生停滞了,无法行动
比如某青年,创业失败后,待在家,他倒也没闲着,经常关注最新的创业资讯,试图找到一些商机,看了不少,但好像都没什么兴趣,打不起精神,就这样,半年过去了;朋友劝他说,你想那么多干嘛,撸起袖子,干就对了!
他说,“这半年来,我感觉自己丧失了行动。”
他真的没有行动吗?
下面这段话代表我的看法:
人,只要活着,就处于无时无刻的行动中,只不过,我们的认知里,只把某类“行动”称为行动,通常,人们口中的行动,是指的,对某个具体的经过思考之后制定的目标而实施的规律的、有序的、重复的行为,才称之为行动。
哪怕人在睡眠中,也在行动,大脑在活跃,潜意识在活动;我们醒来穿衣、刷牙、吃早饭、刷新闻、思考人生、纠结工作的意义、内耗、躺平,无不是在行动
只是,我们对“行动”,有一个“框定”、“定义”,只有处于这个“框定”内的,才算得上“行动”,才被你认为是行动
好像散乱的行动不是行动,有目标的行动才叫行动
当我们在说,我们没有行动力时,事实上,你对自己误解了,你从没有失去行动力,而是,我们没有形成,有序的,规律的,受到某一个经过思考之后形成的目标的指引的行动;你从来没有丧失行动力——你只是,没有想清楚你的目标,或者说,你热爱什么?
讨论上面一整段,是为了给“热爱”做铺垫
人无时无刻都在行动,因为生命就是行动,就像火无时无刻在燃烧,你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你看,那个火没有了燃烧力…火因为燃烧而存在着,你的生命因为行动而存在着
而“热爱”会让你的行动变得有序、规律、熵减
杂乱无章的混乱行动,与混沌的环境交织在一起产生一种无序感
我们厌恶混乱,那代表着人类的无能,而有序预示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古今圣贤、哲人,热衷于找到和总结世界运行的规律,试图摆脱无序,找到有序的确定感。
热爱,暗合了人类这一需求。
热爱,像一种力量,对你的行动产生向心力,行动开始有序的转向那个被称之为“热爱”的事物,像幼儿园的小朋友过马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与热爱,对应的,是“鼓励”机制
这两者的区别是
热爱,具有更多的自主性,是老子发自内心自愿的;鼓励来自外界的推力,这种推力包括:奖励、期待、要求等等,我不得不这么做,但我并不热爱它或者,尽管我不热爱它,但这样做,我会得到外在的认可,会得到稳定的金钱回报….
鼓励机制,需要持续不断的用外力刺激你的行动力,否则,行动力就容易脱轨,干不下去了;人们常说,我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不再工作,它们都是被鼓励着去工作的,而非热爱,如果是热爱,他会说,只要你让我做这件事,我可以少拿一点奖金。
去年我去广州参观过一家以“销售”为驱动的公司,他们的主管必须要每周带员工去“洗浴中心”保健一次,才能保证员工下一周仍然能把自己“不当人”的工作。
如果,要我写“和女孩微信聊天的108个技巧”,这样的主题也被称为“痛点”,往往能够带来一些收益,但至少,它不是我目前的热爱;我热爱的是,探索,是满足对自我和世界的好奇,我写现在你所看到的这类文章,因为我对此还有诸多困惑…
如开篇所说——热爱是,你的“行动”对应了你此刻人生的课题或困境
热爱自然是在变化的
你的人格结构随着你生命的进展而改变,你的人生课题和困境在变化,因此你的热爱也在变化
热爱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有序的行动力
鼓励机制会带来阶段性的有序的行动力
把时间拉长,做热爱的事总是比做鼓励机制的事要更划算
有序的行动力,意味着,基本可预测的结果
我们某段事件做“被鼓励”的事,是为了之后能做“热爱”的事。
